小孩黃疸數值表參照圖,這樣分辨黃疸
兒科醫生說,小孩黃疸一般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黃疸那么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有哪些表現呢?
生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是數值指寶寶體內膽紅素升高引起暫時性黃疸。一般在寶寶出生后的表參辨黃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從臉部皮膚開始發黃,顏色不太明顯;第三天向下蔓延到胸口;第四天擴散到肚子,照圖眼白出現發黃。樣分之后黃疸開始逐漸消退,小孩直到黃疸消失,黃疸不會再反復出現。數值
當寶寶出現生理性黃疸最好的表參辨黃做法是:
1、增加液體攝入
讓寶寶多吃母乳,照圖因為寶寶頻繁的樣分吃母乳可以稀釋血液中的膽紅素,降低膽紅素的小孩水平。另外,黃疸多吃母乳還可以讓寶寶多排便尿,數值把體內的膽紅素往外排。
2、曬太陽
曬太陽可以起來光照治療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不要讓寶寶曬傷。注意時間和保護好寶寶的眼睛,時間可以在15分鐘左右,可以用一塊布或者手遮擋一下太陽,不要讓太陽直射到寶寶的眼睛。
病理性黃疸:
病理性黃疸的寶寶體內膽紅素會升高得很快;當寶寶血液中的膽紅素過多時,會讓寶寶昏昏欲睡、不愛吃奶。如果在寶寶出生24小時內就會出現皮膚黃染,顏色較明顯;第三天已經擴散到肚子;第四天眼白和大腿開始發黃,血清膽紅素的值大于正常值。
如果寶寶出生24小時,膽紅素值大于等于12;48小時大于等于15;72小時大于等于18。這就是寶寶體內的膽紅素上升太快的表現。
寶寶出現病理性黃疸,父母應該帶寶寶到醫院檢查,并找出導致黃疸的原因,排除寶寶是否有溶血性黃疸、肝細胞黃疸、梗阻性黃疸、或者是遺傳因素、感染等。找到原因后,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不同類型的黃疸,治療方案也會不同。具體原因需要咨詢醫生。
接下來特別說一下母乳黃疸,有很大一部分寶寶是母乳黃疸。
母乳黃疸:
兒科醫生說,母乳黃疸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母乳喂養性黃疸,另一種是母乳性黃疸。有一部分寶寶是因為母乳喂養而出現的黃疸,而且持續的時間很長。什么是母乳喂養性黃疸,什么是母乳性黃疸?
1、母乳喂養性黃疸:
母乳喂養性黃疸一般發生在寶寶出生2~3天,持續1周的時間。由于媽媽的哺乳姿勢不對,使寶寶沒有吃到足夠的母乳,不能滿足寶寶的需求,導致寶寶體內的膽紅素經腸道再吸收增多,引發寶寶出現黃疸的。
媽媽應該在分娩前要掌握正確的哺乳姿勢和母乳喂養相關知識。在寶寶出生后,盡快讓寶寶吸吮乳房,增加母乳喂養的次數,讓寶寶吃到足夠的母乳可以有效預防寶寶母乳喂養性黃疸。
2、母乳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一般出現時間比較晚,通常在寶寶出生1周后出現,而且持續的時候較長,可以長達2~3個月的時間。母乳性黃疸一旦停止母乳喂養,寶寶的黃疸就會消退。但是,重新母乳喂養,寶寶的黃疸又會上升,這就是母乳性黃疸。
導致母乳性黃疸的原因是一種叫β-葡萄糖醛酶增加了寶寶腸道中的膽紅素重復循環吸收所導致的黃疸不退。如果是母乳性黃疸,只要寶寶的膽紅素沒有達到照藍光的標準,無需干預。
大多數母乳性黃疸可以繼續母乳喂養,增加哺乳的次數和增加母乳的奶量攝入。雖然母乳性黃疸對寶寶來說,沒有什么影響,但是有極少數的寶寶會出現核黃疸。所以定期的到醫生那里隨訪、監測膽紅素是非常有必要的。
最后,寶寶黃疸值超過多少才需要照藍光呢?附上美國兒科學會針對寶寶出生天數、體重規定的黃疸照藍光的標準,供寶爸、寶媽們參考,具體情況請咨詢醫生。寶寶出生大于等于2500g以上的:
小于24小時,膽紅素值大于等于10的;小于48小時,膽紅素值大于等于12的;小于72小時,膽紅素值大于等于15的;小于96~120小時,膽紅素值大于等于18的,大于5天,膽紅素值大于等于18的。
總之,無論寶寶是生理性黃疸還是母乳黃疸,只要寶寶的膽紅素沒有超過標準,那么就無需干預。增加母乳喂養的次數和增加母乳的奶量。如果寶寶是病理性黃疸,一定要帶寶寶去醫院檢查找出原因,積極治療。
圖片來源網絡,感謝圖片原創者的提供。關于黃疸,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本文地址://caave.cn/news/98a998992.html
版權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本文系作者授權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